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育 深圳生活网 2024-06-11 519浏览

2024年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校建设线上公益研讨会暨“中国教师报·科学教育中国行”即将启动


形成合力推动科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部署要求,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特举办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校建设线上公益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分为“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校建设研讨”暨“中国教师报·科学教育中国行”的启动仪式。“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校建设研讨”旨在通过邀请中国科学院科研专家、教育专家、科学教研员、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以及科普领域的知名人士,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实施,分享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报·科学教育中国行”公益活动旨在发挥国媒优势,通过多元协作,研讨问题,发掘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探索深化科学教育的有效模式和实施路径,赋能科学教育的育人目标,共同推广科学课程实施成功经验。我们将持续推出科普讲座、科学课堂、科学实验和科普阅读等线上和线下的活动。

另外,此次活动还有“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校公益赋能计划”,旨在结合《关于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中实验校的工作任务,从建立科学教育统筹保障体系、加强科学类课程建设等五个维度支持科学教育实验校建设。同时,为学校提供包括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共同探索科学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形成合力推动科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组织机构

联合支持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育电视台网络中心

云南广播电视台

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

人民邮电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知识就是力量》

《小学科学》

《湖北教育·科学课》

《发明与创新》

《爱上机器人》

《问天少年》

《中学科技》

中科科技培训中心

协助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

河北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湖南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

辽宁省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山西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海南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云南省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坊

重庆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

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

甘肃省科学技术普及学会

技术支持单位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教育行业事业部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自动化研究所分会

湖州中自信息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创新中心

目标和主题

活动名称

活动一: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校建设探讨(研讨会)暨“中国教师报·科学教育中国行”启动仪式

活动二: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校公益赋能计划

活动对象

已入选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小学;拟申请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小学;计划打造科技特色教育的小学。同时,拟定向邀请一批在科学课程教学、师资培养、活动开展、特色打造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的学校参与。此外,全国各地教育局、教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等,亦可咨询、申报中国教师报·科学教育中国行活动。

活动时间

活动一:6月13日(周四)8:20—18:00

活动二:6月13日-10月31日

活动一:本次研讨活动将在中国教师报视频号和抖音号发布,敬请扫码关注

活动二:公益赋能计划采取学校登记、联络和实施的方式逐步进行,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

活动一:会议议程



崔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名师”、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时担任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高云峰:博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参与全国义务教育《科学》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审查工作。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科学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创新标兵、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特殊贡献奖、中国好设计银奖。


王士春: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桐庐学校副校长、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科学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策略与实践》、《小学科学教学与案例分析》等书,主编出版了《自然大冒险》、《校园生物悄悄话》等近二十本科普丛书。


刘光裕:植物、昆虫和蜘蛛爱好者,科普作家与环境教育工作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高级工程师,科普与环境教育硕士生导师,公众号“版纳君”博主。现任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致力于讲好雨林的故事,做好生物多样性科普与环境教育工作。在过去十年间,撰写超过600多篇科普文章,在央视等国家级平台参加纪录片拍摄或直播超过30场,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科学教育教师培训专家,云南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荣获中科院科普启明星、科学院十三五科普优秀个人,云南省科普先进个人和勐腊县生态文明“公益大使”等称号。


郑娅峰: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育科技中心副主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教育、科学教育、信息科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技术相关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2部,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近年来,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科技及科学教育教学实践探索、职前师范生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等社会实践和服务工作。


王万江:教育硕士,天津市实验小学科学教师,正高级教师。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澳门国际发明展国际评委。天津市小学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曾获全国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先进个人、天津市科普大使等荣誉称号。辅导学生在日内瓦、俄罗斯、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际发明展获奖。


周海斌:高级教师,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副校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泰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曾获得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江苏省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获一等奖,泰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多次展示市级以上公开课或讲座,50多篇论文、案例发表或获奖,主持或参与近10个省市级课题研究。

中国教师报·科学教育中国行活动简介:

为响应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强化部门协作,统筹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和工农企业等单位,为广泛实施科学实践教育提供物质基础。鼓励各有关部门、单位建立“科学教育社会课堂”专家团队,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中国教师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广大中小学校、教育系统等提供高价值、可落地的科学教育网络渠道以及技术服务,打造培养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教育平台。中国教师报和中科科技培训中心联合开展“中国教师报·科学教育中国行”线上线下公益活动。旨在总结推广科学课程实施成功经验,研讨关键问题,发掘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探索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模式和实施路径。

有意申请参加单位(教育局,教科研,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等),请联系——

高老师

010-82296727

18611372756(手机微信同号)

于老师

010-82296730

18501167228(手机微信同号)。

活动二:

特色校公益赋能计划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面动员相关单位,服务科学实践教育”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部署了“拓展科学活动资源”的工作任务。针对以上要求,活动组委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单位,策划了相关的赋能措施,旨在有效助力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校建设。

合作机制建立

根据《关于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中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活动组委会将协助参与赋能计划的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和高校下属单位、科普基地、出版社、杂志社及专家队伍等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合作:1)制定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聚焦课程、教学、师资、资源等方面问题;2)拓展校外资源,打造区域性科学教育基地;3)探索多元评价体系,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4)探索科学教育有效模式,形成一批科技特色学校、名师队伍和优质课程;5)建立校内外联动机制,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思路。

公益赋能计划实施

学校登记与联络现邀请有志于提升科学教育水平、打造科学特色教育模式的学校积极参与本计划,共同探讨科学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同时,欢迎与会人员积极推荐有意愿打造科学教育特色的学校参与,原则上每人可重点推荐1-2所学校。

平台电脑端报名流程


向下滑动查看

(一)请学校在2024年7月30日前,完成特色校建设的相关材料的提交。如无法如期提交,最晚可延长至2024年10月31日。

(二)我们将及时查阅学校提交的材料,与学校一道共同商讨,根据学校的痛点和需求,合理配置赋能的服务和内容,努力引荐对口资源,助力学校更好地打造科学特色。如需进一步了解赋能计划详情,请登录“云科学综合素养教学平台”网址:https://www.zkxdr.net/。

联系人(手机微信):

白老师17701422870

王老师18066003218

高老师18611372756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


深圳生活网

深圳生活网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深圳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深圳生活网 sz.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