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到初中都能看的科普杂志, 承包孩子一整年的高质量阅读
朋友你好呀!
很高兴终于在2024年和大家见面啦!
看着大家都是新面孔,
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
这就是我——
一本用AI讲科普的原创杂志:
《科学家》(少年)!
这也是一份真正能够实现跨学科融合通识教育,培养精专和通识型人才的科普杂志!
✋广泛的专题
✋全媒体构架
✋高清大图解构
✋Steam动手实践
✔激发科学兴趣
✔培养科学素养
✔引导独立性思考
✔打造精专和通识型人才
就目前的科技发展来说,可以预见10年之后,社会最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数字科技能力、综合素养、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多元化人才。
《科学家》(少年)则是专为8-15岁青少年打造的大视野、全景思维高端科普杂志,囊括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领域,有一流科学家团队的保驾护航,顶级制作团队的精心打造,实现跨学科融合的科学教育。
杂志内容形式丰富多样、专注思维型人才培养,通过广泛的专题、高清大图解构、全媒体构架的方式,多元解读科学原理,深度打开科学视野,细致解答身边疑问,全新解锁科学密码,从小培养兴趣,启发科学对话,满足孩子的探索未知、未来成长需求。
01
依托顶级科学家团队
院士专家题词推荐
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以中国顶级的科学家团队为依托,将科学与人文结合,将专业与趣味融合,做有温度的科学,敬有大爱的科学家精神,为8-15岁青少年浇灌科学梦想。
创刊之始,杂志就获得了包括饶子和、张景安、严加安在内的6位院士专家的题词推荐——
饶子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全国政协常委
张景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
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
郭日方——中国科学院文联名誉主席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
严加安——中国科学院院士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舒乃仁——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 中国人民大学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
有专业编辑团队亲自操刀,和这些专家学者的保驾护航,内容质量方面完全不用担心。
02
大视野、全景思维科普
涵盖广泛领域 多个专题
带孩子拥抱神奇的科学世界
8-10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高峰期,对外界的感知力和自我认知力进入关键期,也是求知欲最活跃旺盛的时期,此时,需要注重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前沿观察、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的锻炼,学习视野和心智的拓展。
《科学家》(少年)的内容涵盖了STEAM教育、科学新闻、科学传奇、技术人文等多个专题,包括科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可以帮助青少年全面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大视野和全景思维。
杂志规划了七大版块,内容丰富,角度多元,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趣味讲述,深层解读。
杂志栏目
【STEAM特别课题】
用专题式策划,深层解读身边科学,每期一个大主题讲述生命动线,解锁生命密码
【万物有理】
一个大主题的多元解读,感受万物的自性变化
【科学新闻】
播报科技行业最新动态和应用,调动孩子对科技的关注与兴趣
【科学传奇】
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讲述科学界奋进逐梦的传奇故事
【技术人文】
侧重应用科学的探讨,溯源人类文明,展示最新创造
【艺透镜】
从艺术观察和创造的角度,展现科学、现实与艺术的对话
【少年研究院】
注重动手实验,展示少年风貌,聚焦少年趣问, 解读少年疑惑,凝聚少年力量
丰富的内容,全面的解读,杂志就像一个满是硬核的知识平台,一扇开启视野的全景窗口,带青少年们拥抱科学,激发科学兴趣,点燃科学梦想,培养科学素养。
03
接轨新课标,深耕STEAM教育
打造精专通识型人才
培养科学家精神
目前学校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层面对科学的重视影响深远。通识教育提法多年,但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上变化还不够明显。实际上,小学阶段的通识教育更为重要。从小拥有科学通识和思维训练,才可以挑战未来,赢取当下。
杂志的内容设计接轨新课标,匹配中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比如这里讲的人工智能,孩子越早接触越好。
这里的人体秘密,也是生物课程的相关内容!
综合来看,杂志并不是能够匹配单一的学科,或者理工科,而是包括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人文等全面的学科知识,各个学科都有!
它不只内容涵盖了通识教育的各个学科,还有少儿编程的内容,完完全全匹配STEAM教育的需求!
杂志的STEAM特别课题,通过有趣的图文引导,侧重知识拓展,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创新式思维。
更何况杂志还有STEAM实践哦,每期送STEAM实验课程,既可以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也让孩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明了科学现象背后的知识、原理,学做小小科学家,不要太爽!
04
超清可视化图解
深度解读前沿和身边科学
激发科学兴趣
杂志的视觉呈现采用可视化图解,让知识清晰明了,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
这样的超清解构▽
这样的趣味图解▽
这样的3D绘图▽
这样的趣味漫画▽
编辑团队通过对科学数据的提炼,篇章联想,以图表、漫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解析内容,让孩子沉浸式阅读,深入学习的同时,掌握通识和专题学习方法,拓展思维能力,感受科学的力量。
05
全媒体构架+全新的知识点
用AI技术讲科普
多角度联展式阅读体验
接下来要划重点了,AI的应用可以说是《科学家》(少年)最惊艳最独特的地方!
要知道未来社会,很多工作都会被AI机器取代,要想有绝对竞争力,必须走在科技的前沿,而我们不仅要给孩子讲人工智能的知识,还要用AI技术给孩子讲科普!
杂志开辟了AI助读空间,扫码就可以免费用,让孩子们提问AI——没有看懂的专业词汇、没有弄清的篇章要点、没有了解的背景知识,都可以回答孩子,既可以解答问题,也可以拓展阅读空间。
AI引导问题提问,可以发散思维探索答案。
这样一问一答,互动感十足,还有外挂视频教程,让孩子们深入参与杂志的大语言模型训练。
我们每期还送AI阅读助手,让孩子学会AI应用,走出课堂学知识!
除了独特的AI应用,杂志也给孩子们搭起了立体多面的全媒体构架,订阅杂志就送杂志阅读课+编程指导课+实验手工课。
《科学家》(少年)
一本透过“知识门镜”引领你进入科学圣界的杂志
愿你在科学启蒙通道上,遇见它!
快去看看第一期导读感受一下吧~
很高兴认识你
希望未来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呀!
点击封面订阅
现在订阅送四重好礼
①送AI阅读助手
②送12期导读课视频
③送48期STEM科学实验和手工课
④赠送STEM科学小实验——自制幻灯片放映机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断断续续"用英语怎么说?
2022-05-22 18:01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2022-05-27 18:14 - 2022年云南38.83万人报名高考 6月23日公布分数线
2022-05-25 12:06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22-05-27 18:11 - 教育部等5部门:大中小学教材编审选用等将实行全链条责任管理
2022-05-24 12:01 - 危机四伏的八年级
2023-10-08 02:19
推荐阅读